进入春三月。
《内经》有言: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”,提示我们在立春之后要养阳气的升发。春三月养生,尤其要着眼在“生”上。 所谓“生”,从广义来讲,即是指人体的生命力和生机;从狭义来说,肝木主生,生即是肝木升发之性,肝应于春天,故讲养生,即是养春天的肝木之气。 春三月,重在顺应木气升发,以养木为根本。木性升发,喜散恶收,喜动恶静,喜阳恶阴。以下从起居、饮食、运动、精神等几个方面谈春天的养生。
起 居
“寒为阴邪,易伤阳气”。虽然已经立春,但毕竟刚从大寒节气走出,天地之间气温还未转暖,仍然是阴盛阳衰。所以说,立春之后寒气仍盛,若失于保暖,导致寒邪外袭,极易损伤人体心肾阳气。
俗语说:“春捂秋冻,到老不病”、“春不减衣”,这是有道理的。猝然减衣露身,寒气伤人,为患最速。所以说,保护阳气是立春时养生的重要原则。 春三月,阳气升发,白日渐长,万物开始复苏,人体的气血在此时也需要舒展畅达,因此要早睡早起,以养肝气。即便晚睡,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,以使肝血归经,使阳气归根。
饮 食
大寒时节,阳气闭藏,饮食上可以适当温补。“冬令进补”,即是“冬藏”之需。立春之后,就不要再以进补为主,而要适当辛散。春三月,肝脏当令,肝喜散而恶收,辛散可以升发阳气,适合于春天的气机,以应于肝气“春生”之需。木气喜温而恶寒,春天养肝,当温升,每天早晨喝些生姜红糖水,最能养阳升阳。 再者,肝属木,肝味酸;脾属土,脾味甘。春天肝木当令,其易气旺,肝木旺则克脾土,导致脾弱。 故春三月饮食上还要适当吃些甘味的食物,如大枣、蜂蜜、山药、南瓜、红薯、枸杞等等,可以补养脾气。
春三月,能饮酒吗? 酒性辛散,能升发肝气,若肝气疏泄不足,适当饮酒甚好。且春三月由肝主时,肝要工作,必然劳累,累则肝气易滞,滞则易郁,适当饮酒能助肝气疏泄,让情场趋于疏畅。但若肝气疏泄过度,则不建议饮酒,特别是在春三月若过度饮酒,最是伤肝,其患甚大。再者,《千金方》曰:“冬三月宜服药酒一二杯,立春则止。终身常尔,百病不生。”说的也是这个意思。
运 动
立春之后,阳气升发,天地俱生,万物以荣,人就要开始动起来了。太阳升起就起床,穿宽松的衣服,缓缓散步,以通行周身阳气。另外,可趁晴好天气多些户外活动,或登山,或逛公园,多晒太阳,有利于天人合一。
立春之后,天气仍然乍暖还寒,且阳气尚未完全升浮,因此,不宜进行大消耗量的运动。以下几种运动比较适合于春天养生。 总之,立春之后,木气升发,春季养生,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、万物始生的特点,顺应天时变化,使木气和畅,则百病不生。